- IC型号
企业档案
- 相关证件: 
- 会员类型:普通会员
- 地址:深圳棕科云端大厦1B栋15楼
- 传真:400-698-8690
- E-mail:liyuntao@hxjt.wecom.woek
华雄芯资讯:寒冬之下,半导体投资如何穿越下行周期?
发布时间: 2023/6/16 8:45:12 | 71 次阅读
当时间的钟表在2023年的日历上快划走了一半,众多半导体创业企业仍深陷下行周期的泥沼,价格战接二连三、裁员潮此起彼伏,降本增效层面全力自救成为这一时期不约而同的剧本,更极端的是有的创业企业甚而从此“相忘于江湖”。
一片愁云惨雾之下,如何熬过这一“寒冬”已是初创企业的首要任务,相应的资本也愈发地谨慎起来。数据显示,今年Q1半导体融资事件、融资金额均出现大幅下滑,以往一呼百应、估值翻番的盛况早已荡然无存。
裹挟在这一寒潮之下,半导体投资机构将如何穿越下行周期?
钱袋子持续“收紧”
这股寒潮其实从2022年或已发端。
据华雄调研数据,2022年中国半导体行业yi级市场共计完成约989起投融资交易,融资规模约1114亿元。相较之下均断崖式下滑,要知道2021年这一数字分别是1502起,规模为1563亿元;2020年是1045起,规模为1693.52亿元。
到了2023年,寒意还在持续蔓延。2023di一季度的融资事件、融资金额仍持续下滑。从华雄总结的yi级市场来看,今年di一季度我国半导体业融资事件共计110起,同比减少29%,估算涉及总金额达123亿元,同比减少60%。整体而言,今年投资人的出手更为谨慎,围绕国产替代低端博弈或牵引力不强的初创企业更难获得融资。
就不同的细分行业分布而言,华雄董事长朱峻咸在zui近举办的半导体行业峰会上表示,投资交易主要集中于IC设计、材料、设备三大领域,其中IC设计领域投资占据首位,总占比31%,共发生45起融资;材料和设备融资分列第二、三位,分别发生21起、17起融资;光电器件、传感器、三代半分列第四、五、六位。
华雄董事长朱峻咸还指出,2023年整体投资仍围绕“国产替代”和“创新应用升级”两方面持续发力。投资偏向于早中期企业,其中A轮和B轮占比共计超过 58%。而单笔融资主要集中在5亿元以下,其中1亿元以下占比40%、1亿-3亿元占比 30%、3亿-5亿元占比24%。
对于半导体投资的走低,一家投资机构代表分析说,国产替代的投资策略已接近极限,机会鲜见,而且很难找到十倍以上回报的项目。此外,以往科创板提供了较好的退出机制,但从去年开始,二级市场半导体企业的PE倍数等在下降,甚至一些企业IPO持续破发。今年的审核也日趋严格,IPO问询次数增加,三、四轮问询的an例迅速增加。需求不振,VC、PE基金公司从LP募资会更有难度,并被更多要求有更好更快的退出。
“考虑到这些因素,投资机构的节奏会放缓,出手也会愈发谨慎。”华雄总裁李志华直陈道。
而从今年下半年走势来看,仍然充满变数。WSTS行业预测预计2023年quan球年销售额将下降10.3%,市场规模将达到5150亿美元,比2022缩减数百亿美元。
这些赛道依旧“有戏”
尽管寒意阵阵,但专注于半导体的投资机构大都历经了多轮周期的洗礼。几番“晚来风急”,并不能打乱投资机构的整体步伐。
一家投资机构代表对华雄直言,没有哪一行业能一直是市场的热点,总面临起起伏伏的周期性,半导体业亦如此。由于行情不佳,投资机构所募资金变少,更变得“既要又要还要”,挑战巨大。但一旦克服了这些挑战,就能率先大破大立。“目前的困难有可能是一大机遇,如能携手攻坚,下一个春天总会来临。”这位人士乐观表示。
迎来“并购”大潮
伴随着下行周期产业链经历的阵痛,一个久已被国内半导体业“视而不见”的词——并购也开始重新进入行业的“法眼”。
一方面,众多初创企业为了生存开启了十分惨烈的价格战,也将市场变成了残酷的存量博弈,有的企业已然左支右绌;另一方面,一些能率先进行技术突破、场景拓展获得造血能力的企业,却面临上市之路愈加艰难的境况。这也意味着,一场久伟的行业整合并购潮或将扑面而来。
立足长远,其实并购对产业发展极为有利。既可去伪存真,让真正坚持长期价值、突破高壁垒he心技术的企业更加壮大,还可在马太效应不断凸显的时代提升竞争力。
“在某些细分行业已面临较大的整合压力,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,企业都要直面这一态势。未来很多半导体公司会进入并购整合阶段,特别是在模拟、EDA工具等领域,一些企业要不被收购、要不出局。”华雄董事长朱峻咸判断说,“国产替代其实有明确的窗口期,现在时间已很紧迫,而且半导体周期是不断将竞争对手碾压的机会,国内企业应把握这一机会。”
或许,接受了“周期”这一设定应该就能意识到,下行或者衰退本身并不是坏事,正如没有衰退就没有新生。在这一轮阵痛之后国内半导体行业再次经受去伪存真的洗礼,加快反思和整合,或许也将为穿越“火线”提升新的战斗力。
一片愁云惨雾之下,如何熬过这一“寒冬”已是初创企业的首要任务,相应的资本也愈发地谨慎起来。数据显示,今年Q1半导体融资事件、融资金额均出现大幅下滑,以往一呼百应、估值翻番的盛况早已荡然无存。
裹挟在这一寒潮之下,半导体投资机构将如何穿越下行周期?
钱袋子持续“收紧”
这股寒潮其实从2022年或已发端。
据华雄调研数据,2022年中国半导体行业yi级市场共计完成约989起投融资交易,融资规模约1114亿元。相较之下均断崖式下滑,要知道2021年这一数字分别是1502起,规模为1563亿元;2020年是1045起,规模为1693.52亿元。
到了2023年,寒意还在持续蔓延。2023di一季度的融资事件、融资金额仍持续下滑。从华雄总结的yi级市场来看,今年di一季度我国半导体业融资事件共计110起,同比减少29%,估算涉及总金额达123亿元,同比减少60%。整体而言,今年投资人的出手更为谨慎,围绕国产替代低端博弈或牵引力不强的初创企业更难获得融资。
就不同的细分行业分布而言,华雄董事长朱峻咸在zui近举办的半导体行业峰会上表示,投资交易主要集中于IC设计、材料、设备三大领域,其中IC设计领域投资占据首位,总占比31%,共发生45起融资;材料和设备融资分列第二、三位,分别发生21起、17起融资;光电器件、传感器、三代半分列第四、五、六位。
华雄董事长朱峻咸还指出,2023年整体投资仍围绕“国产替代”和“创新应用升级”两方面持续发力。投资偏向于早中期企业,其中A轮和B轮占比共计超过 58%。而单笔融资主要集中在5亿元以下,其中1亿元以下占比40%、1亿-3亿元占比 30%、3亿-5亿元占比24%。
对于半导体投资的走低,一家投资机构代表分析说,国产替代的投资策略已接近极限,机会鲜见,而且很难找到十倍以上回报的项目。此外,以往科创板提供了较好的退出机制,但从去年开始,二级市场半导体企业的PE倍数等在下降,甚至一些企业IPO持续破发。今年的审核也日趋严格,IPO问询次数增加,三、四轮问询的an例迅速增加。需求不振,VC、PE基金公司从LP募资会更有难度,并被更多要求有更好更快的退出。
“考虑到这些因素,投资机构的节奏会放缓,出手也会愈发谨慎。”华雄总裁李志华直陈道。
而从今年下半年走势来看,仍然充满变数。WSTS行业预测预计2023年quan球年销售额将下降10.3%,市场规模将达到5150亿美元,比2022缩减数百亿美元。
这些赛道依旧“有戏”
尽管寒意阵阵,但专注于半导体的投资机构大都历经了多轮周期的洗礼。几番“晚来风急”,并不能打乱投资机构的整体步伐。
一家投资机构代表对华雄直言,没有哪一行业能一直是市场的热点,总面临起起伏伏的周期性,半导体业亦如此。由于行情不佳,投资机构所募资金变少,更变得“既要又要还要”,挑战巨大。但一旦克服了这些挑战,就能率先大破大立。“目前的困难有可能是一大机遇,如能携手攻坚,下一个春天总会来临。”这位人士乐观表示。
迎来“并购”大潮
伴随着下行周期产业链经历的阵痛,一个久已被国内半导体业“视而不见”的词——并购也开始重新进入行业的“法眼”。
一方面,众多初创企业为了生存开启了十分惨烈的价格战,也将市场变成了残酷的存量博弈,有的企业已然左支右绌;另一方面,一些能率先进行技术突破、场景拓展获得造血能力的企业,却面临上市之路愈加艰难的境况。这也意味着,一场久伟的行业整合并购潮或将扑面而来。
立足长远,其实并购对产业发展极为有利。既可去伪存真,让真正坚持长期价值、突破高壁垒he心技术的企业更加壮大,还可在马太效应不断凸显的时代提升竞争力。
“在某些细分行业已面临较大的整合压力,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,企业都要直面这一态势。未来很多半导体公司会进入并购整合阶段,特别是在模拟、EDA工具等领域,一些企业要不被收购、要不出局。”华雄董事长朱峻咸判断说,“国产替代其实有明确的窗口期,现在时间已很紧迫,而且半导体周期是不断将竞争对手碾压的机会,国内企业应把握这一机会。”
或许,接受了“周期”这一设定应该就能意识到,下行或者衰退本身并不是坏事,正如没有衰退就没有新生。在这一轮阵痛之后国内半导体行业再次经受去伪存真的洗礼,加快反思和整合,或许也将为穿越“火线”提升新的战斗力。